第十六章 质疑

玖拾陆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biqugela.net,最快更新棠锦最新章节!

    谢筝愕然,她想说什么,嗓子里却一个音都冒不出来。

    就像是昨日横在她脖颈上的白绫又一次勒住了她,无论她怎么挣扎,都发不出声来。

    嗓子眼痛,胸口痛,窒息一般。

    她想问正恩大师,陆培元审案时到底知不知道绍方庭是无辜的?

    他是跟谢慕锦一样,明知是错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就此断案,还是他也身在泥泞污水之中,为了替背后之人掩盖一些事实,故意如此审断。

    谢筝不知道。

    她握着玉佩的手一点点垂了下来。

    良久,谢筝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绍侍郎将玉佩交给大师时,可还有其他物件、其他话语?这块玉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正恩大师笑了。

    明明是个连背都挺不直了的老人,可他笑起来的时候,谢筝却觉得,仿若是看到了曾经名满天下的柳大儒。

    谢慕锦说过,柳大儒之所以受人尊敬,不仅是因为学问,而是他的品行与为人。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骨子里都是儒家典范。

    谢筝想,即便修行三十年,那份风骨依旧在正恩大师胸中。

    “五年前,绍方庭把玉佩交给贫僧的时候,只说了四个字,”正恩大师的唇角微微扬着,似是欣慰,似是感慨,“他说,‘君子如玉’。”

    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

    谢筝合掌谢过正恩大师,从厢房里缓缓退了出来。

    萧娴拉着萧临去看塔林了,此处庑廊下,只剩下谢筝一人。

    她徐徐吐了一口气,低声念着“君子如玉”。

    绍方庭当年留下这四个字,定然是做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了吧。

    他到底知道了些什么,以至于要赔上性命?

    或者说,他想守护住的到底是什么?

    陆培元主审杀妻案,若他牵扯其中,那谢家惨案,他是否也……

    谢筝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她最初进京时,没有想过要借助陆家的力量,可自从遇见萧娴,心底里还是燃起过仰仗萧、陆两家来替父母伸冤、替自己翻案的念头的。

    希望就像是燎原火,从未企及也就罢了,已然冒出了火星,再一桶凉水浇下来,愈发绝望。

    手心泌出一层薄汗,连握着的玉佩也湿漉漉的,谢筝突然就想到了陆毓衍,想到他随身挂着的红玉,想到他早晨提醒她当心出汗。

    她垂着眼帘自顾自想着,直到听见一阵脚步声。

    谢筝抬头,四目相接,她对上了那双桃花眼。

    夏日里行上半个多时辰,即便是林荫山道,依旧热得很。

    陆毓衍一路走来,亦是出了些汗水,那些水雾似乎漫进了眼中,水光潋滟,勾人心魄。

    谢筝下意识抿住了唇。

    五年前,陆毓衍也就十二岁,绍方庭案子的真真假假,与他毫无干系。

    可他是陆培元的儿子。

    要是陆培元掩盖了真相、甚至与谢家大火有关,那两家就是仇敌,不管陆毓衍为何还挂着红玉,她都要离他远些。

    不仅仅是远些,是断不能让陆毓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不能让陆培元知道她还活着。

    不能让萧柏把事情告诉陆培元。

    萧、陆两家关系亲近,萧柏和陆培元之间……

    一旦开始质疑和猜测,似乎所有人都不能信赖了一般。

    谢筝有些发冷,就算是在日头底下,依旧冷得想打颤,她心中暗自讥笑,饶是她的记忆比普通人清楚深刻,屋里一丁一点的变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可她看不穿人心。

    这种感觉真的挺糟的。

    她想,她需要冷静下来,仔仔细细琢磨一番,而不是由着恐惧支配,把所有人都钉上“不可信”的标记。

    “怎么一个人在这里?”陆毓衍不疾不徐走过来。

    谢筝福身唤了声“衍二爷”,指了指塔林方向:“大爷与大姑娘看塔去了。”

    陆毓衍似是对她的答非所问不满,又补了一句:“你怎么没有去?”

    谢筝自不能说实话,急中生智,道:“会出汗。”

    陆毓衍一愣,睨着谢筝,唇角似笑非笑:“你倒是听话。”

    干巴巴笑了笑,谢筝知道陆毓衍根本不信她的说辞,但他没有继续追问,这让谢筝稍稍松了一口气。

    两人站在庑廊下,没有人再说话,酷暑的午间,连知了都发不出什么声响来,整个上塔院安静极了。

    正恩大师的话依旧在心头,可谢筝无法再细细思考,亏得萧娴和萧临回来,才打破了此处静谧。

    萧临挑眉,道:“你怎么也来这儿了?”

    “送你们下山回京,免得进城时又遇巡查。”陆毓衍道。

    提起巡查,萧临神色凛然,道:“城门口还要查到什么时候?之前还能拿巡查暂且向圣上和殿下交代,如今死了个官夫人,不拿出些进展来,不好交差了吧?”

    陆毓衍颔首,一面走,一面道:“大致有些想法。城门巡查是那些老狐狸想出来的,由他们折腾去。”

    一路下山,陆毓衍与萧临说着案子的事儿。

    谢筝跟在后头,竖着耳朵听,大致明白了陆毓衍的思路,也知道他说出来的都不是最关键、需要保密的讯息。

    回到厢房里,简单收拾了一番,用过了午饭之后,一行人启程回京。

    亏得有陆毓衍在,入城还算顺畅。

    宁国寺里出了人命案子的事儿已经传回了京里,又因为同样是被勒死在菩萨跟前,在百姓之中,愈发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

    沈氏从底下婆子那儿听说了,一颗心提着,见萧娴下车,她一把握住女儿的手:“怪我,就不该让你去!亏得你们没出事,吓着了没有?”

    萧娴有些倦,只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沈氏扭头要问许嬷嬷和谢筝,视线落在谢筝的脖子上,她不禁惊呼道:“阿黛,你的脖子怎么了?”

    “母亲,我们回屋里说。”萧娴赶忙打了个岔,拉着沈氏回了安语轩。

    屋里摆了冰盆,比外头凉爽许多。

    沈氏见萧娴眉宇之间透着些疲惫,催着她在榻子上躺下,才又问起了谢筝的伤情。

    许嬷嬷替谢筝说了来龙去脉。

    沈氏听得心惊肉跳,连连念着佛号,直到傅老太太使人来寻她,便匆匆去了。

    萧娴打发了人,又让许嬷嬷守了中屋,压着声问谢筝:“与正恩大师说了些什么?”

    嘴唇嗫嗫,谢筝本想说些旁的,讲她与大师说了书道、说了佛法,话到嘴边,她犹豫再三,到底还是都咽下去了。

    添了一盏清茶,谢筝一口一口抿完,道:“大师说,父亲的死许是跟五年前绍侍郎杀妻案有关,那个案子的主审是陆伯父。”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