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net,最快更新电影教师最新章节!
拉锯式横移长镜头并不是多稀奇的镜头,比如李康生的电影《不见》中,奶奶丢失了孙子在天桥上逢人就问,镜头从左到右跟着行人,然后行人摇头不知,镜头又从右到左跟着另一个行人回来,跟拉锯似的来回好几次,就是拉锯式横移长镜头。
张一谋之所以觉得震惊,因为这是大场面战争戏,用拉锯式横移长镜头就比较罕见了。
其实史诗电影特别喜欢用大远景的横摇或者横移镜头,这样能够体现出场景的广袤无垠,能够最大限度表现场景的壮观。其中横摇用得多一些,横摇镜头比较简单,只需要摇动镜头就可以了,而横移必须铺导轨,比较麻烦。比如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的作品《黄土地》就是以横摇镜头为开场,通过横摇呈现了一片沟壑与土塬连绵不绝,经岁月销蚀而大起大落的黄土高原,传达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
战争戏采用拉锯式横移长镜头好处是随着镜头来回移动,能够让观众看到更多的内容,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战争场面的波澜壮阔,使电影使电影具有史诗气质。不过这种镜头演员特别多,涉及到上千人的调度,还有无数的炸点,每一个环节都要配合好。对导演、对演员、对整个剧组都是巨大的考验。比如电影《大决战》凡是在表现战争的宏观场面,大多用了横移镜头,但并没有使用采用拉锯式横移长镜头。在电影史上敢这么玩的只有苏联导演邦达尔丘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战争与和平》。
说到拉锯式横移长镜头,张然也是直摇头:“这个镜头我们光是排练就排练了半个多月,但实拍的时候还是出了问题,足足拍了三遍才通过,光是拍这一个镜头我们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本来准备拍五个拉锯式横移长镜头,但最终只拍了两个,剩下的全部换成了普通的横移镜头。没办法,真的太复杂了。我真的特别羡慕邦达尔丘克,要是能够给我五年时间,再给我几万人的部队,我一定能够拍出比《战争与和平》更牛逼的战争片来。但现在是不可能了,那样的电影永远不会再有,它只属于那个时代,要想重现《战争与和平》那样的电影,除非再造一个苏联!”
张一谋点了点头,拍《黄金甲》的时候,菊花台大战一场戏他本来准备尝试一把拉锯式平移长镜头,但他算了下时间,又算了下费用,最后放弃了。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片子是可以学的,而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是想学都没法学的,只能让人仰望。
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耗时五年完成的鸿篇巨制,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动用了12.5万名演员和35000匹战马,并且每位士兵都有自己的武器和军装,这一数字等于当年拿破仑战役的前线人数,等于重新打了一遍这场战争,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其中《战争与和平》第三部《1812》的战争戏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导演邦达尔丘克对镜头的运用和场面调度真的是出神入化。
张一谋是黑泽明的粉丝,黑泽明最出名导演手段就是场面调度,但在张一谋看来,邦达尔丘克在《战争与和平》中所展现的调度能力,比黑泽明还要强三分。
不夸张的说,在大场面调度上《战争与和平》就是世界第一。用陆钏的话来说,好莱坞导演在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面前只有下跪的份。
张一谋叹了口气,道:“是啊,《战争与和平》那样的电影确实很难重现了,就像你说的,那种电影只能属于那个时代。”
电影在继续播放,随着剧情展开,张一谋也完全进入了故事中,不再是以导演的眼光审视这部电影,宛如一个影迷,用欣赏的眼光进行观影。
不过当那个超低空巡航长镜头出现的时候,张一谋震惊了,整个人目瞪口呆。张一谋知道张然是个喜欢创新的导演,张然的电影总是会有很多新东西出现,果然这次也不例外,但这个镜头实在太惊人了!
等超低空巡航长镜头结束,张一谋忍不住问道:“这个镜头是怎么拍的?肯定不是大炮,大炮不可能摇几公里远,也不是直升机拍的,这到底是怎么拍的?”
张然笑着解释道:“是无人机拍的,为了这部戏我们专门买了十架无人机,但在拍摄的过程中被炸烂了六架。好在战争戏已经拍得差不多了,不然还要去订无人机。”
张一谋听到是无人机拍出来的,不由问道:“无人机不是打仗用的嘛,竟然能够用来拍电影?”
“用来拍摄的是无人机准确的叫法是多轴航拍飞行器,和打仗的无人机是两回事。”张然简单解释了一下,然后结合自己使用无人机的体会,向张一谋介绍了无人机拍摄的优势以及特点。
听完张然的介绍,张一谋感慨地道:“这个超低空巡航长镜头太厉害了,视觉冲击力,还有临场感都是最顶尖的。我相信邦达尔丘克看到了也一定会惊为天人。等到《未来启示录》上映之后,不知道有多少导演会跟风学你!”说到这里张一谋大笑起来:“反正我是准备跟你学了,《金陵十三钗》开篇的战争戏我也准备尝试用无人机拍摄!”
张然也笑了起来:“好莱坞是非常重视性技术的,我也希望咱们国内的导演能够多用新技术,这样咱们才有追赶好莱坞的可能。”
简单交流了两句,张一谋又继续看片,他看得非常专心,时而微微皱眉,时而眼前一亮,时而摇头轻叹。
五十多分钟的电影片段很快看完,灯光亮了起来。
张一谋坐在椅子前有些恍惚,他记得有人说过,电影大师分为两种,一种开拓了电影语汇、延展了电影表现力,他们是技术性的大师,比如爱森斯坦之于蒙太奇、格里菲斯之于剪辑;另一种大师用电影表达出了深刻的哲思和深邃的思想,他们是思想性的大师,比如伯格曼之于怀疑、安东尼奥尼之于疏离。
张一谋不知道张然会成为哪种电影大师,张然似乎两种特性都有,但张一谋知道张然一定会成为和这么伟大的名字齐肩的大师。
张然看着张一谋,问道:“老谋,电影片段看完了,对电影的整体风格你应该也比较了解了,给我点意见吧!”
对于《未来启示录》张一谋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尽管他没有看完全片,电影的特效也没有完成,还有大量的绿幕,但电影最终会是什么样,他已经了然于心。他真的挺嫉妒张然的,希望自己也能够拍出这样的作品来,但他知道自己永远拍不出来。面对张然这部电影,他感到的只有无奈、无力,还有深深的挫败。
张一谋站起身,感慨地道:“我真没什么意见,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只能说如果我这辈能够拍出这样一部电影来,那作为导演那我就没有白活。这片子调度太厉害了,尤其是那些平移镜头,镜头是横向移动的,而镜头中的人物是纵向运动,整个画面的空间感特别强,再加上爆炸引发的尘土和烟柱,以及空中的无人机,让画面空间特别立体。好久没看到这么复杂的电影调度了,上次看到这么复杂的调度应该还是《大决战》吧!”
提到调度,张然却有些意兴阑珊:“我这个调度大部分都是通过特效做出来的,跟《大决战》这种完全真人实拍的调度还是没法相比的!”
张一谋又道:“这部电影最厉害的是风格,给人的感觉特别古典,用了很多大远景的横移镜头,就像古典油画,特别厚重,史诗气质特别强;但又特别现代,有超低空巡航,各种近距离的爆炸和跟拍,通过人物的血肉横飞、撕心裂肺惨叫让人感受到战争对生命的摧残。这部电影好像把苏联战争片和好莱坞战争片揉在了一块,但又没有丝毫不协调的感觉,融合得特别完美。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只能说太厉害了,这样的片子打死我都拍不出来!”
听到这话张然笑了起来,既古典又现代这就是他想到的效果:“这下我就放心了,看来这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时间不早了,该吃晚饭了,我们去吃饭!”
张一谋笑道:“你还别说,我真的有点饿了。你是地头蛇,吃什么怎么吃我听你的安排。”
张然沉吟道:“既然到爱尔兰来了,就带你尝尝爱尔兰菜吧!”
从宾馆出来,张然带着张一谋来到了一家名叫第一章的的餐厅,这是一家在当地相当有名的米其林星级餐厅,食物和服务都赢得过许多奖项。食物延续了传统的爱尔兰风格,但是又做了足够的创新。
两人在餐厅找了个位置,点好菜后,边吃边聊。张一谋告诉张然,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位于金陵石湫影视基地的《金陵十三钗》拍摄景区的各项建设已进入尾声,教堂等主要建筑物业已建成。不过战争废墟景还在搭建中,这个比修教堂还费力,一砖一瓦都要按照图纸来,连地上摆的碎石断砖都要按计划来做,整个废墟景大约在12月中旬搭建完成。
另外一部分内景将前往临安的世纪影都的摄影棚进行拍摄。世纪影都从年初开始施工,现在综合楼、大门广场区域以及第一摄影棚区第一组团主体建设也进差不多了,到十月初能够彻底完工。到时候《金陵十三钗》的特效团队就会去摄影棚里搭景,这些内景倒是比较简单,不会花太多时间,在电影拍摄之前肯定能够完成。
此外,《金陵十三钗》的女演员们从七月份开始进行训练了,而训练他们的正是张然的学生郭珍。要把一群校园女生打造成70年前的风尘女子,对郭珍来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挑战。不过张一谋对郭珍相当有信心,毕竟她是张然的学生,在能力上绝对没有问题。
介绍完《金陵十三钗》的筹备情况,张一谋看着张然,缓缓地道:“张然,其实我这次过来是有事想跟你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