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新闻事故

技术问题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biqugela.net,最快更新重生之大书商最新章节!

    ps:

    很抱歉,昨晚码完一章,实在扛不住。

    诗歌的黄金时代,渐行渐远,甚至久远到人们都不记得,所谓的黄金时代,究竟是什么年份。

    海子、食指、顾城、席慕容、汪国真、西川、北岛……

    一个个曾经在普通人中间,都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今天,却变成了一个个并不鲜明的符号。

    而《十诫诗》的出现,犹如在纷扰当下的武侠世界,吹来一股清风。

    北大、才子、佳人、诗……

    从新闻的角度而言,这是时下民众从报纸上,汲取到的最好不过的消遣品了。

    艽野之地,在我国当代的各种题材中,很是敏感。所以在这之前,“多情活佛”仓央嘉措,以及其诗歌,并不为很多人知晓,毕竟是距今快300年的人物。

    但这些人,不包括那些专门研究藏地诗歌的学者和诗人。

    《十诫诗》问世不久,一位专门研究藏地佛学的学者,便撰文批评道:不过是狗尾续貂的垃圾,也敢登大雅之堂。堂堂北大学子,不思潜心向学,反而沉溺于谈情说爱,成何体统?

    这人是南都大学,藏地佛学研究的权威,说出来的话,自然有不少应和声。

    包括他的学生在内,也纷纷发表文章,支持这一权威的说法。

    其中一位,于道泉老先生翻译仓央嘉措的诗歌,列了几首出来,声称这才是正统。

    有驳斥的,自然有支持的。

    阿来就是其中一位。

    凭借《尘埃落定》一书,阿来彻底奠定了他在文坛地位。

    作为出身藏地的汉子,阿来对小师弟尚文远,那肯定是要支持的。

    他在《群众日报》的文化版块中撰文反驳道:

    评定一个作品的好坏,首先得读懂别人的文字。不能在还没有品鉴别人作品的同时,就信口开炮。这同样不是严谨治学的态度。

    至于其作品,是否狗尾续貂,还得看续写的文字,是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提炼和升华。而我认为,《十诫诗》是有这样的品质的。

    于道泉先生翻译得好不好?好。信、达、雅,每一条都做到位了,再完美不过。

    但你能就此肯定,尚小朋友在此基础之上的创作,是对原作的玷污?不,恰恰相反,在我看来,这是文远小朋友对已故活佛的致敬,而不是亵渎。

    高鹗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精不精彩?这也是狗尾续貂,玷污了曹雪芹先生?

    阿来文章写得痛快,却不该提高鹗续写《红楼》的事。

    吃红学研究这碗饭的,可不是一个两个。算上《红楼》的拥趸,整个中国。加起来恐以千万计。

    本来,关于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的事,在红学研究内部,都有不少争议,外界也有各种提法。

    好了,现在蹦出个阿来出来。你又不是“红学”的其中的一份子,反而笃定人家高鹗先生。是对前八十回的提升,这不是胡说八道是什么?

    于是,这嘴炮就算是打起来了。

    各种红学派别,这时候就都跳了出来,有赞成阿来说辞的,同样就有批驳的。

    一段时间内。各大报纸的副刊、文化版块,就都充斥着这方面的文章。

    有名人,也有一般的文字工作者。刀来剑往,好不热闹。

    就连央视的新闻联播,也来凑热闹。

    不过。这次不是针对其他名人,反而采访起蒲清泉这个新上任的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蒲清泉代表的是官方,说出来的话,当然不会有所偏颇。

    谈到最近的文化争议问题,他面带微笑的表示:很高兴看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对即将到来的盛世中国,最好的诠释。我们鼓励这种文明的论争,不戴帽子,不递刀子……

    罗里吧嗦的说了一大堆,总之一个意思:文化上的东西,你们随便争,只要不往政治上扯。

    当官的口才都不错,尤其是像蒲清泉这种文化人出身的官员。对这种官员,后世有一种专门的称呼:学者型官员,不过当然有另外一种涵义就是了。

    舆论上的转向,总算把尚文远这个年轻人,从中解脱出来。

    刚刚脱离是非窝的尚文远,心思一转,干脆借着这个契机,把仓央嘉措的诗集,给出版出来。

    名字都是现成的:《不负如来不负卿:六世*仓央嘉措最美诗集》。

    至于编者,尚文远当然是找到了还在北都的便宜师兄,阿来。

    久在双江社的老人,对尚文远这个鬼精鬼精的年轻后辈,几乎没人不知道。

    对于小家伙找上门来,阿来大作家早都把竹杠敲得梆梆响,挑眉道:给你分担了这么大的火力,是不是得请哥哥我,出去花差花差?

    这也算是个事?

    所以尚文远同学又被狠狠敲了一顿,同行的还有莫言、刘震云、王朔、贾平凹、陈忠实……哦,其中还有一位刚刚手术后,正处於恢复期的王晓波同志。

    对于尚家的这个小家伙,参与到敲竹杠大军的三十多位名人大家,着实讨厌不起来,真心说,还有很多感激的成分在里面。

    小孩儿懂事啊,据说书影的稿酬标准,就是这小家伙制定的。

    税后最低10%,最高18%,甚至20%,起印5万册的稿酬标准,在时下的中国出版界,绝绝对对是顶尖层次。加上书影文化庞大、高效的营销团队,使得在座诸位,个个都是百万级起步的富豪。

    高的比如莫言、刘震云、王朔、贾平凹这几位,都是千万俱乐部成员。

    没办法,人家正处于高产、巅峰时期。

    还好,这次到北都,也只有这三十多人,要再来一二十个,兰亭别叙可就容纳不下了。

    这么多人,还个个都是文坛响当当的大人物。秋兰姐脸都快笑烂了,看小家伙的眼神,愈发亲切,甚至直接上手。捏着尚文远的脸蛋,直说比你那小叔可靠谱多了。

    把几十人迎进去,秋兰姐干脆关门,不再接待其他客人了。用完餐,还想逗留一会的客人,也被她委婉的劝了出去,并以免单、赠送进口红酒的代价,获得了这些客人的谅解。

    “嘿,这地儿啥时候有的?”对于地头蛇二王一刘来说,一进门厅。就觉察出不一般来。

    候在一旁的秋兰姐,这时候就接过话头,介绍起会所来。

    国内、国外,这几十人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感慨一番后。就跟着秋兰老板来到最大的沙龙厅。

    尚文远这倒没来过,只是觉得这厅很大,三十多人进去,竟然一点都不觉着挤。

    里面纯中式的古典装潢,又让几十人大开眼界。

    “嘶”对书法最感兴趣的老贾、老陈一进屋子,就被墙上的“观海听涛”条幅给牢牢吸引住。凑近一看,老贾吸了一口气。惊道:“这是元伯老先生的真迹?”

    “哟,赵朴初老爷子的墨宝?”

    “不止,还有十翼老先生的。”

    “我说进门的那几个字那么熟悉呢,秋兰姐,这些都是真迹?” 莫说是尚文远这个后生小辈了,就是老贾、老陈这样的人物。对启功、赵朴初、范曾几位老先生,那也只有顶礼膜拜的份。

    在获得了秋兰姐的肯定后,尚文远开始大呼小叫起来:秋兰姐你真不厚道,以前咋不告诉我?

    “早告诉你?我还怕你这小猴子,给我顺手牵羊了呢。”妖精一般的精明女老板。显然目的是达到了,媚眼眯成两道小弯月,笑吟吟的看着小家伙,随口调侃道。

    趁着几十人在观摩几位当代书法大家的墨宝,尚文远开始卖萌,扭捏的牵着秋兰姐的衣袖,谄笑着说道:“姐,您认识元伯老先生哈?”

    “嗯,算认识吧。”秋兰老板扮起高冷来。

    “嘿嘿,那啥时候带我过去认认门呗。”

    “不行。”

    “别呀,咱姐弟俩,谁跟谁呀,有啥条件,好说嘛。”

    “嗯哼!我先考虑考虑。”

    “那就是您同意啦?”

    “我可没这么说,只是考虑考虑,除非……”

    “除非什么?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就是让我给您抓只帅哥过来,我也应了。”

    “小东西胡说什么呢?”漂亮少妇被小家伙说得脸色一红。

    “好啦,姐,有啥条件,只管说嘛。”

    “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今晚你得让屋里的这些,留下几幅才成。”媚狐狸终于露出了尾巴。

    “嗨,那就这么说定了。”小菜一碟嘛,尚文远一拍胸膛,“姐,您就瞧好喽。”

    等众人观摩完挂壁上书法大家的真迹,秋兰老板才招呼手下,送上餐前小点。

    招待达官贵人,和招待文化名人,自然有所不同。

    秋兰老板安排的服务员,莫不是形容殊丽,充满着书香气的气质美女。

    茶点上来,大开了一回眼界的文坛大家们,又一次被镇住了:待客茶水都弄六安瓜片,啥时候这顶级名茶被当成了老鹰盖碗茶了?

    又是一陈惊叹,阿来不由关心起小师弟的荷包来:小远,钱带够了没?

    “放心好了,不够把他押这就成了,大不了,再弄一首《十诫》出来呗。”鼓着包子脸的王晓波调侃道,赢得几十位无良大叔的应和。

    尽管屋内几十位名家,都是书影旗下的签约作家,但因为书影对作家的松散管理,其实这些人平时并没有多少机会,跟今天一般,聚在一起。

    文化人也爱扎堆,玩笑过后,也不知道谁开的头,几十人就开始讨论起最近的文坛八卦。

    比如某某告谁抄袭啦,比如某某的作品被拍成电影啦,某某又获了什么奖啦,反正都是一些外界民众不太清楚的文坛掌故趣闻。

    倒也不负沙龙厅的名头,沙龙嘛,不就是扯淡么。

    这边扯得热闹,但在粤州,却发生了一件看着不太起眼的小事。

    《南都周末》新一期的报纸出来,普通读者倒没发觉出什么问题。

    但对其他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主管部门来说,却直接感觉到,恐怕《南都周末》有难了。

    你道如何?

    却是《南都周末》不知道哪个环节的某位人物犯了迷糊,把当今二号考察粤州电网改造工程的新闻,做了头版头条。

    考察现场图片,拍得极为清晰,还是彩版,放大到四分之一版面。

    而在头条新闻之下,却是粤州全省,集中学习当今一号讲话精神的新闻。

    按道理来说,这样安排也无可厚非。二号来了粤州,当然是大事,接待完国家领导,再来学习文件精神,那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好死不死的,这条新闻也有照片。

    照片是什么呢?

    居然是当今一号在讲话时候的照片。

    照片还不大,只有二号考察现场照片的三分之一大小,版式设计倒是漂亮。

    “砰”大内某间办公室内,主管宣传口的国家领导愤怒的一拍桌子:《南都周末》是想干什么?这是要造反吗?好大的胆子!

    国家领导的雷霆之怒,没多少人能承受得住。

    也就在尚文远跟书影文化旗下的几十位大叔级名人,欣赏当代书法大家笔墨的同时。

    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纪委、中组部等有关部门,组成的新闻事故联合调查小组,登上了前往粤州的飞机。

    一场大风暴,即将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