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监的本性

午正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biqugela.net,最快更新从明末开始生存最新章节!

    人的认知虽然受外部条件影响,但自身的天赋,还是制约着一个人思想境界成就的高低。

    想成为写出某某思想主义的人物,或是成为一方枭雄,那些百万千万分之一的拔尖存在,一般普通人可能奋斗一生也实现不了。

    文启东的运气可能如彩票中奖一般,是千万人中的幸运儿,但说到智商能力,按原时空的表现看,百里挑一还有点勉强。

    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换了一个时空变得不普通了,可文启东只是身体机能超脱了凡人,又有金手指辅助装装神仙这样子。

    底子是普通人,在智商上,文启东就算修炼有神识加持,也没有达到那些枭雄和伟人的高度。

    没有指点江山的思想境界,也没有一代枭雄犀利的眼光和手段,对于和皇族结亲的利弊牵连,文启东一时半会琢磨不透,需要时间考虑清楚。

    不要问文启东想不想找女人,目前,文启东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道观里的神像,他还是有七情六欲的。

    原时空就没捞摸到媳妇,如今,人到了这明时空,一时半会又走不了,也混的身价不菲拥有良田千顷了,难道还要单身个几百年!。

    对于婚配,文启东还是很重视的,是对自己属下民众的婚配很重视。

    不论是山谷还是山阳镇,因为主体人口都是流民,女人在流民中,是最先被淘汰的人,所以,两处地方都是男人多女人少。

    男多女少这样的人口结构,在稳定的生活环境下,是最容易出事端的。

    文启东看过动物世界,可是知道,再温顺的动物,只要发了春,都会变得暴躁,具有攻击性。

    这也是为什么,文启东明知道山阳镇内,有一些没有嫁人的寡妇,偷偷从事暗娼勾当,也没有指示治安司对此完全杜绝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启东从山谷民户开始,就把男女平衡的婚配,做为一件排位靠前要务来办。

    山谷内的民户,做为文启东的忠实佃户,那些没有女人的单身汉,是最先分配到媳妇的。

    能轻松解决山谷内的单身汉问题,是因为山谷内的单身汉少,只有几十人,从几百流民中找几十名女人很容易。

    到了山阳镇时,为大几千人的单身汉找媳妇,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了。

    好在如今山阳镇富足,镇内的单身汉,也算是住的有房吃的有粮,有了养家糊口的条件。

    在文启东的指示下,政务处出台了,用女人换优先配货权的政策,大大缓解了山阳镇内男多女少的问题。

    那些来山阳镇进货的客商,为了能拿到优先购货和多配货批条,最远的能从江南带来女人。

    范江就是在那些江南的客商怂恿下,想利用那些江南客商带来的扬州瘦马,开办名为‘书院’,实为青楼的逍遥窟。

    手下人的婚配问题好解决,到了文启东这里,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作为一个现代人,和古人的生活习惯是不同的,加上审美的偏差,目前能接触到的女人,还没有令文启东心动的。

    也就那次遇到了清荷郡主,不论是从相貌还是内涵修养,算是勉强入了文启东的法眼。

    这也和文启东见到的大家闺秀太少有关,古代的出众女子,大多生活在大户人家,平时难得一见,文启东不去和这些人家交集,又不去参加才子佳人的文会,当然见到美女的机会少了。

    也不是说民间就没有美女,而是民间的美女,没有捯饬装扮出来以前,是不能看的。

    古代由于卫生条件所限,民间的村姑们,可不是干净清爽,秀发乌黑明亮,辫子粗又长的含羞小芳。

    而是,头上的虱子爬进爬出,皮肤粗糙,身上的衣物破烂还散发着汗味的原生态。

    这样的村姑美女,能让人第一眼就喜欢上吗?。

    就是一些所谓的小家碧玉,也是半月一月不洗一次澡的,衣服也不是天天换的,头发上就是没有了虱子,可由于只有皂角可用,天然浓烈的油腻味,也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清荷郡主,在文启东所见的女人中,不论是容貌,还是衣服的清洁度和神态的雍容雅度,综合之下,却是条件最好的。

    不过,文启东感觉自己现在的日子,过得很轻松自在,要是娶了一位郡主,不知道会不会对自己造成啥影响。

    其实,对于娶郡主会造成自己私生活的不便,文启东倒是不在意,以文启东现在境界状态,想的黑暗一点,就是同床共枕的女人给自己下毒,也毒不死他。

    文启东考虑的,是和皇族有了瓜葛后,会不会给自己找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明朝灭亡后,那些大量的皇族要是借着关系,寻求庇护和接济怎么办。

    朱明皇族二百多年下来,可是有几十万族人,而且这些人大部分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想让这些人学会干活养活自己,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找不找一位郡主来做自己的女人,文启东想了俩天也没拿定主意,从这一点看,文启东是真不具备枭雄之姿。

    古今枭雄,女人对其来说,不过是他们在追逐远大目标过程中,收获的一个或多个附带成果,他们不会为了这些成果改变自己,停下追逐目标的脚步。

    自己想不明白,想找一个人商量一下吧,举目四望,文启东才发现,自己来到明时空后,一直在唱独角戏,根本就没融入这个时空里,现在想找一个能商量事的人,都成了奢望。

    文启东在思考自己的桃花运时,张公公在等待回复的空闲里,在山阳镇逛街逛的乐不思蜀。

    在山阳镇,张公公好像进了米仓的老鼠,有大发现的同时,也有了大收获。

    这两天,山阳镇内,大部分商家们,都知道京城来了一位太监,还是一位想空手套白狼的太监。

    方老汉原本是汝阳的一位窑匠,有一手汝窑瓷器的烧制手艺,做为一名技艺还不错的工匠,给那些窑主打工,挣一口饭吃还是没有问题的。

    本来生活还过得去的方老汉,在一次定制瓷器的烧制中,不小心失手了,烧爆了一口瓷窑。

    这一下,方老汉滩上了大麻烦,窑主把损失安在了方老汉头上,要他赔一口瓷窑。

    做为一名打工人,收入微薄,家里根本没有啥积蓄,一口瓷窑建下来得几十上百两银子,方老汉哪有这么多的钱财。

    一番折腾之后,家破人亡的方老汉,只带着自己的小儿子逃得了一命,成为了流民。

    祸兮福所倚,成为了流民的方老汉被道观收治了,做为一名技艺还不错的工匠,在道观的支持下,方老汉重抄旧业,在山阳镇为道观烧起了日用瓷器。

    方老汉烧出的瓷器,在民窑当中,算是中上等的品质,这样的瓷器,在见惯了现代精品瓷器的文启东眼中,就有点粗糙了。

    为了自己使用时看着顺眼,文启东开动金手指,指导方老汉建成了高温窑,又参考原时空资料,改进了生产工艺,更是用物质分析仪,搞出了最佳原料配方。

    如此一来,方老汉烧出了独一无二的精美瓷器,为道观的产业又添了一种畅销产品。

    因这种瓷器光洁细腻,轻薄坚固,敲起来声音悦耳清灵,被前来购买的商人称为“乐瓷”

    山阳镇的产业,大部分是采用控股合作制的,方老汉的瓷窑,就是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在山阳镇内,有一家瓷器店,专门出售方老汉烧制的乐瓷,店内看店的是方老汉的小儿子。

    这一天,正在窑厂指挥窑工干活的方老汉,被自己小儿子派的人喊回了店内,说是一单大生意,买主非要和窑主面谈。

    做为自负盈亏的半独立窑厂,有大生意来谈,当然要接待。

    方老汉回到店内时,一名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坐在店内的会客室内喝茶,知道这就是小儿说的大客户,方老汉连忙上前见礼:“让贵人久等了,贵人莫见怪……。”

    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就是京师来的张公公,看着面前老瓷匠,张公公想,这个应该好忽悠吧!。

    “汝可是方大匠?”

    听到面前的大客户动问,方老汉带着憨厚的笑脸说道:“贵人抬举了,称不上大匠,老汉我就是一个烧窑的。”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方大匠的窑烧的好呀!,如此精美的瓷器,咱家就是在京城,连宫中都不多见啊!。

    哦,对了,咱家是京城宫中的管事太监,在懿安张皇后身边听差。”

    一听对方是大太监,经历过万历天启两朝矿监的方老汉,吓得赶紧跪下给张公公见礼。

    “小的不知是公公大驾光临,怠慢了公公,还望公公恕罪……。”

    张公公一见方老汉的恭顺态度,立即改变了,本来只想低价或白拿一些瓷器的想法。

    “不知者不罪嘛,起来吧。”

    停顿了片刻,等方老汉起身后,看着对方不安的神情,张公公操着尖细的声音说道:“咱家这次来,是为了给宫中的贵人采购东西的,宫中贵人们用的东西,可都是天下最好的。

    当然,能被宫中贵人用的东西,很快就能出大名气,被商人追捧,进而能赚大钱。

    咱家看方大匠烧制的瓷器,就符合宫中贵人使用,不知方大匠意下如何。”

    方老汉听到自己烧制的瓷器,能被皇宫的贵人看上,惶恐的说道:“老汉烧的粗瓷烂碗,能被贵人们看上,那是老汉的造化,老汉愿意献上百套瓷器,孝敬贵人们。”

    听到方老汉愿意白送百套瓷器,张公公内心一喜,随即又感觉还不够。

    虽然一百套瓷器,按店内的价格,价值白银好几百两,但和张公公想要的比起来,还远远不够。

    “咱家出宫办差,那是代表皇上的,当今皇上爱民如子,岂能白要方大匠的瓷器。这样,咱家给你拿个主意,方大匠你每年向宫中进贡不低于一千套瓷器,咱家把你的瓷器禀报皇上,让皇上把方大匠你的瓷器定为贡瓷,到时,皇上一高兴,赏方大匠一顶九品大匠的官帽也有可能啊。”

    张公公的话,把方老汉骇得一跳,不是被九品官帽喜欢的,而是被张公公口中的一千套数量吓得。

    “公公明见,公公的要求老汉我答应不了,送公公一百套瓷器,已是小人全部的家产了,一千套瓷器,老汉我真的拿不出来。”

    见方老汉不答应,张公公立即拉下脸,冷声说道:“没让你掏钱,咱家只是让你每年给宫中烧制一千套瓷器,不过是费你功夫的事,怎地好像要你家产似的。”

    看这位太监不高兴,方老汉惶恐的说道:“公公有所不知,这瓷器店并不完全是我家的,真正的东家是道观,还有哪窑厂,都是道观的产业,老汉只不过是干活的。

    还有,就是老汉想给宫中的贵人烧瓷,这瓷器的用料配方在道观哪里,没有配方,老汉我也烧不出这样好的瓷器。”

    张公公一听,满腹的无奈沮丧,内心暗叹:“又是如此,怎么所有的精美稀奇东西,都是道观掌控的,这让咱家如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