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net,最快更新北宋京华最新章节!
两日过得很快,转眼便是七月初七。
早晨,还未等沐氏来叫起床,柳邕便穿好衣服趴在窗前,只用一只手托着下巴,满脸愁容。
“邕哥儿,我睡得太死,婶娘已经叫过了吗。”
柳洵睁开眼睛,从床上坐了起来,一脸惺忪的揉了揉眼,看到窗台前的柳邕,打着阿欠问道。
“没有。”
柳邕吱了一声,人却一动不动的仍趴在那里。
“外面下雨了吗?”
柳洵缓了一会,才完全醒了,将身上搭着的薄毯子掀开,一阵凉风从窗边吹来,哗啦啦的声响也越发的在耳中清晰起来。
“三更天便开始下雨,一直没停,反而越下越大了。”
柳邕说着,脸上的愁容更加浓烈了,就连声音里都带着一股子的愁绪。
“那岂不是凉快了许多?今天终于可以不用那么闷热了。”柳洵一脸欣喜道。
“你就不发愁吗?”
柳邕支着脑袋的右手时间久了有些酸麻,但却不敢换上还疼着的左手来,只好将手收回去,下巴直接趴在窗台上。
“发愁什么?天凉快的多好?”柳洵反问道。
“你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唔,前天去相国寺是七月初五,那昨天是七月初六,今天是...七月初七,乞巧节?”
柳洵掰着指头,算了半天,不太肯定的说道。
“知道为什么还不发愁?”柳邕没好气的说道。
“为什么要发愁?”柳洵挠了挠脑袋,不明所以。
“七夕节,下雨怎么出来玩?”
“七夕节为什么要出来玩?”
“那你去年七夕节都做些什么?”这回轮到柳邕惊讶了,问道。
柳洵用手指掰着嘴唇,想了想,说道:
“吃好吃的呀,有好多瓜果,饮子,坚果。哦,七姐姐还送了我一个绣了只大公鸡的香囊,戴在身上可驱蚊了。”
......
柳邕感觉自己快要抓狂了,对牛谈了半天的琴。于是决定吃饭前不再搭理柳洵。
“邕哥儿、洵哥儿起床吃饭了。”
沐氏推开屋门,一只手上拿着一把刚刚合上的雨伞,伞尖指着斜指着地面,伞面上存留的雨水顺着流了下来,低落在青砖铺成的地面上,荫出一片深色。
沐氏略感意外的看着趴在窗前的柳邕还有正在穿衣服的柳洵,平日里都叫了好几遍都不起床,今天自己就爬起来了。
“吃饭了。”
沐氏又说了一声,看着一脸愁容的柳邕问道:
“邕哥是哪里不舒服?”
“没有。就是外面下雨,晚上就去不了潘楼了。”柳邕伤心道。
“不妨事,这雨最多下午就不下了,不耽误的。”
沐氏走上前摸了摸柳邕的头,拉起他来。
“昨日便是半晚还在下,晚上那也没去。”
虽然七夕节在七月七日,但在东京七月六日晚上开始,就已经进入到了节日的氛围当中去了。往年的时候,七月六日晚上,潘楼前后一样是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比前些日子的“车马喧阗”“相次壅遏”更甚。
但是昨天晚上东京城便一直下个不停,街上的行人都没有几个,个别说出去玩了。
“怎么会呢。这个时节,哪有连下两天的雨呢?”
沐氏宽慰道。开封地处中原,位置位置偏北,在柳邕有限印象中还从未有过一连下过几天的大雨的时候。当然,这是他没有经历过“划澡盆为船”的日子。皇宋自建国以来,开封早已多次为水患所累,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不过,近几十年来却是没有出现过七夕前后一连下几天大雨的日子。
“真的?”
柳邕抬头期翼的看着母亲。
“真的!”
吃过早饭,雨水终于小了一些,不过仍在不停地下着。沐氏将柳邕柳洵二人赶回睡房一人换了一身新衣服。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柳邕任由母亲摆布着,将衣服整整齐,嘴上嘟囔着,心里却美滋滋的。
开封习俗,过七夕的时候,孩童都是要穿着新衣服的。
沐氏将两人的衣服都穿展整齐后,从花瓶中取过两片带杆的新鲜荷叶,一人发了一个。
“正好今日有雨,待小些时正好可以当做雨伞玩耍,可不要丢了呀。”
七夕,又称乞巧节,这个早在汉代便流传下来的节日自然热闹非凡。作为东京开封府的汴梁城自然尤甚。
七月初七上午巳时,天刚放晴,原汴州城也即是现在的东京内城多处官府机构便里里外外忙活了起来。
崇文院藏书阁内收集的文章经典、史料典籍被一箱箱的搬到了较为干燥的地方,一本本摊开晾晒了起来。宫城之内也不闲着,一场宴会正在紧张的筹备着。依“皇朝故事”,以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缗钱开筵䜩,为晒书会。届时,官家亦会亲临。
词臣和部分去岁在京任职的新科进士一早便被准许进入崇文院观阅,在为宴上的应制做着准备。
宫城内在准备着,没有资格上殿的官宦和没有功名的士子们也在筹备着一个个“文会”。临街和闹巷里的妓馆也没有闲着,姑娘们或在精细的打扮着自己,或在认真的翻着厚厚的词集,寻找着灵感。
而每年这时,便会有许多锦瑟文章和优秀的诗词从各个“文会”中流传出来,时常还会有一两个“才子佳人”的故事在甜水巷一带儿发生,供人们传唱一时。
当然,这一切和柳邕并无太大的干系。一个才学完蒙学,经史子集方开了头的“士子”,能留下什么值得传出的词句与“故事”?那丑的让人看着难受的字倒是可以把一首很有味道的新词写的意境全无罢。
每到临近过节的时候,柳邕都觉得时间像是突然变慢了一般柳邕默默的掰着指头,丝毫没有听“孟半仙”在前面讲的是什么。
孟先生在大多数学生父母眼中是城南最为“负责”的先生,没有之一。这个断论是有依据的,那就是孟先生的私塾里放假是城南最少的。放眼整个汴京城也少有能够和他这般“负责”的同行了。
七夕私塾并不放假。
在孟先生的私塾里,除旬休外,不是正月元宵,圣诞中秋这样他自己也过的节日,一切时间都应该在学堂。
看着陆半仙那花白的头发,走路稍久了就要停下来歇上半天,甚至是教训学生都要分“上下半场”的水平,料想他也不会去参加什么“无聊”的“词会”、“雅集”了,才子佳人不大适合他的年岁,反倒是“老友会”更为恰当些......
当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请假的。但是七夕这种着实和学堂里的这些半大不大的孩子没有太多的干系的节日,并没有多少家长原因给孩子请假。最多也就是晚上带去潘楼“乞巧市”上凑个热闹罢了。束脩都交了,白天最好还是好好跟在孟先生身边好好读书。
当然,学堂里今天也是有人请假了,一个是年龄大的“师兄”,另一个则是刚刚开蒙的小孩儿“刘琦”,人数上和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