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net,最快更新我在中唐当皇帝最新章节!
陆婉随后得意道:“钟山又名蒋山,上元县旧称蒋州。吴主孙权曾葬于之墓蒋陵。”
李宁笑着回:“这次倒是说了不少,不会是你方才去问了陆伯父吧。”
陆婉被说中了心事,还极力辩解道:“没有,没有,我方才只是去添件披风。”
李宁见陆婉身上果然多了一件绿色披风,手中还有件黑色披风,看来为他所带。
李宁上前指了指陆婉怀中披风问道:“这披风可是予我?”
陆婉转身撅起小嘴道:“不是,这披风是要拿于我阿耶。”
李宁尴尬自嘲道:“看来是我自作多情,还以为小娘子是为我所拿。”
陆婉嘴角轻轻偷笑,接着道:“阿耶已回船舱,这披风暂且予你。”
李宁系好披风后,嘻嘻一笑:“真暖和,我就知道小娘子心善。”
陆婉羞愧得地下了头,片刻后她看见一座山对李宁道:“此山名为卢龙山,晋元帝见其南接石头、北临大江,堪比长城卢龙寨,因此赐名。”
李宁补充道:“卢龙山又名白石陂,山下有城名白下,易守难攻,乃建康西北卫城。白下城与宣武城、南琅琊庇护建康之北,建康难怪为六朝之都。
陆婉道:“南齐谢玄晖曾赞建康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李宁也道:“建康确实乃钟灵毓秀之地,你可曾去过城内游玩?”
陆婉回:“上次来得匆忙,只露宿于江边新林浦,并未去城内。”
李宁提议道:“今日,我等去城内游玩可好。”
建康名胜古迹众多,陆婉自然欣然同意,李宁也很像去看一看六朝古都之繁华。
李宁把五艘大船停在长江岸边,乘着五条自带小船,又在夹江渡口租了五条船,沿着淮水向着上元县驶去。
淮水就是后世著名的秦淮河,此时也有称秦淮河。刘禹锡《金陵五题》中《石头城》一诗中就有:“淮水东边旧时来,夜深还过女墙来。”另一首《江令宅》中也有:“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秦淮河是因为晚唐诗人杜牧那首《泊秦淮》才名声大噪。如今杜佑才一岁,估计还在长安喝奶呢。
李宁这艘三丈船是在渡口所租,船上有李宁、郦定进、谭云、陆简礼、陆婉、王式、董平七人。他还在渡口租了四艘小船,加上自带的五艘小船,共九艘小船,载着四十名护卫。
李宁来上元县游玩,自然独自和几个首领享乐,也要上带护卫一起才好。江边只留了两火人看守船只。
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得行驶在淮水上,不久后李宁看到淮水边有一座古城。城墙建在巨石之上,颇为壮观,只可惜有高有底,还有一段缺口。
唯一来过此地之人船上只有陆简礼,于是李宁向他问道:“陆世叔,此城莫不是‘石头城’?”
陆简礼回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处正是石头城,不过已经荒废。”
过石头城后,淮水出现分叉,他们并未顺着淮水南下,而是沿着一条分支北上。
李宁前世来过南京城,知道秦淮河是一直向东南流去。现如今竟朝北行驶,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又问陆简礼道:“陆世叔,船只为何北行?去往何处?”
陆简礼自然明白李宁疑惑,回道:“此乃运渎,三国东吴郗俭所凿,联通淮水与台城,是漕运之河。上元城在运渎之北。”
原来,上元县城可不是故建康城,它在故建康城以西,石头城以北。
建康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之都城。隋朝灭陈后,隋文帝杨坚忌惮金陵王气,为防止地方复辟,下令将建康城“平荡耕垦”。
六朝宫室遂毁于一旦,改作农耕之用。这才有刘禹锡《乌衣巷》一诗钟所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王朝依旧打压建康城地位,开始还设置蒋州、昇州、江宁郡等州郡级别,后来直接改为上元县,由润州管辖。可想而知金陵确实不受朝廷待见。
李宁等人刚进入运渎不久,陆简礼又道:“此处乃乌龙潭,石头山之名泉。”
行驶不到两刻便到了上元县城下,他们将船只暂时安置在运渎北侧乌榜村,然后徒步进入城内。
此时已至酉时,众人先包下一座酒肆,点了八桌好酒菜,美美得享用一番。
上元县城虽不及昔日建康城那般庞大繁华,但也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城内一条河联通运渎,两岸也有不少莺莺燕燕之地。
李宁知道刘禹锡这首《乌衣巷》还没问世,他想着趁着夕阳,去淮水游船,欣赏美景,然后大笔一挥,做个文抄公,岂不妙哉。
刘禹锡所作《金陵五题》,杜牧所作《泊秦淮》,如今都正适合拿出来装装神童。
不过,李宁觉得当文抄公不光明,还有点不吉利。之前在北固山吵了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然后就惨遭追杀。
若是每次都抄袭抄袭名人名篇,坐实神童之名,日后定然不胜其扰。再说李宁觉得他已经很出风头了,不能得以忘形。
虽然李宁决定不做文抄公,但来了金陵,这些名胜古迹还是要看一看。于是他带着想去游玩之人陆简礼、陆婉、谭云、王式、董平几人沿着运渎进入台城。
台城果然像刘禹锡诗中所描绘得那样:“万户千门成野草”。四周已不见任何宫阙殿宇,只剩下残砖烂瓦埋没于野草之下。
李宁等人沿着运渎入台城护城河,河边已长满芦草,接着进入青溪。青溪也是东吴郗俭所凿。运渎和青溪分别又叫西渠、东渠,对建康防御极其重要。
由青溪入秦淮河后,便是故建康最为繁华之地:乌衣巷,也就是后世著名的夫子庙景区一带。
朱雀桥边野花盛开,依稀可见,乌衣巷口落日西陲,红满半空。旧时王谢堂前燕子,如今飞入寻常百姓之家。
李宁真的看到了刘禹锡诗中描绘之景,激动不已。他很想做出那首千古名篇,却只是默默欣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