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水库

准噶尔刀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biqugela.net,最快更新五代兴唐传最新章节!

    麦收之后,李继岌终于还是准备在阳曲县境内汾河支流的扬兴河三交口处修建一座拦河大坝。

    按理说,如此巨大的水利工程,是以现在他的财力所负担不起的。可是在第一批运往云州的两千三百匹呢布就换回了足够一千五百人一年生活所需的物资后,他的野心还是被唤醒了出来。

    兰村的小水库蓄水量实在是太小了,只是在沿着干渠安装了三十六台水轮机后,就已经没有了任何继续发展的空间。

    现在,水泥也已经被烧制了出来,交城的冶铁坊和唐明庄园的织布工坊还在继续源源不断地为他创造着财富,他的手上又不缺少人手——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李继岌把牙一咬,这座拦河工程又开始上马开工了。

    按他的设计,在三交口所修筑的这座扬兴河大坝足有三丈多宽,六丈多高,整个的土石方工程量可不算小。李继岌的要求是要在三月的春汛来临之前,要实现水库的合拢蓄水。按照计划,在大坝的两侧,沿着四条引水干渠,将会兴建一座冶铁工坊和一座比兰村河工坊规模要大得多的织布工坊。

    在这个年代,稍微先进一些的机器工坊,利润实在是太高了。

    比如冶铁工坊,李继岌在古交所建的冶铁工坊比交城和泽州的冶铁工坊并不先进多少,可是由于有水轮机作为动力,冶铁、炼钢和锻造的效率都有数倍的提高。现在,古交铁坊里,每炼出一斤生铁,成本只有8文左右,而市面上的铁价进过了每斤50文钱,精钢的售价更是高达每斤150文以上。

    扬兴河大坝是这世上出现的第一座混凝土重力坝,虽然这座混凝土大坝由于缺乏钢材,基本上都是使用竹纰捆绑来作为骨架,在后世属于标准的“豆腐渣工程”,可是在这个年代,确实可以称之为一项宏伟的工程了。

    由于北地的羊毛不少,也很便宜,现在唐明庄园的织布工坊倒是生意十分红火,所织染出来的深红呢布成了草原上商队最为抢手的货物之一。拦河修坝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事,也是一个能够一举名扬天下的大好机会。在扬兴河大坝建成,三交口水库开始蓄水之后,十八米高的拦河大坝能够让河谷里的水库积蓄十几万立方的水,加上随之而规划建设的一些水利灌溉设施,阳曲县的农田将有一半都能够得到灌溉,仅仅是这一点改变,就足以让晋阳城周边多养活四、五万人口。

    晋地虽然封闭,但是由于煤铁资源充足,确实拥有很不错的发展工业前景。

    巡视着这道正在建设之中的拦河大坝和附属的水利设施、水力工坊,确实能让李继岌从内心里就感受到很大的成就感。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他觉得自己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有义务将工业文明的种子,在这个世界上四处传播。只有在进入工业时代后,古老的华夏文明才会在这世界上越变越强,不再遭受来自野蛮部落的巨大破坏。

    现在唐明庄园最新制造的新式纺机和织机渐渐增加了钢铁机件的应用比例,这些机械中一些体积较小的、易损的零件已经被更加耐用的钢制或是铁制零件所取代,只是由于目前的铁价过高,一些大的结构部件,还是以木器为主。如果当钢铁的价格降到比木材低的合理程度,可以想象到,钢铁取代木材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李继岌又在阳曲和忻、代一带招募了一千名青壮,再加上自己的一百亲卫,与魏博军混编在一起组成了一军。只不过,却不是按步军分的营,而是按照骑军的编制,每300人为一营,全部兵马共分为七营,由夏冀奇和杨钊分任正副统领。

    其中一营人马负责往云州轮流来回押送货物,这是各营人马最喜欢的一件差事。这一路上不仅有酒有肉,有时候在与胡商交易中,有可能还会发上一笔意外的小财。除了押运货物的一营人马,都被安排在河滩里干活。

    在河滩里清理淤泥,支模、拌料,打地基,其后砌青石条,中间浇筑混凝土基本上全都是依靠人力来完成,虽然有一些杠杆或是滑轮等辅助器械,劳作的效率相比于后世,依然是低得令人发指。

    干活没什么好抱怨的,特别是在看到夏冀奇也带着原来晋王世子的亲军都下了河滩,原来的魏博军也就消了大半的怨气。人啊,不怕受苦受累,就怕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只要大家一样,这心里就平衡了。

    人多力量大,只两个月的时间,一座长二十多丈,宽三丈的青石条砌体和混凝土混合浇筑拦河大坝就日渐增高,看起来已经有一些轮廓了。这修堤筑坝,是件极为消耗体力的活计,李继岌为军中提供的伙食相当不错,每两天都会有一顿肉食,这也是大家能够这么忍受下去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这个年代,肉食对于普通人的吸引力,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

    现在,李继岌手下已经有了2000名军卒,不过军马暂时只凑够了不足400匹。

    他需要为这些手下配备足够好的武器和盔甲。

    冷兵器时代,装备一样是很重要的,是军队战斗力的保障。

    一营着甲的战兵,打四、五营无甲的普通辅兵都没有多大问题。

    都说十八般兵器,实际上刀、枪、弓、弩才是最常见的装备,其他的武器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限制,至于剑,除了短剑外,这玩意在南北朝时期就在战场上被淘汰了。李继岌也不想出什么幺蛾子,整出一支装备奇特的部队出来。

    装备依然还是按照规制,就是选这四样。

    头盔都差不多,至于甲衣,他原本准备是用锻钢片制作鳞甲,后来发现制成的鳞甲重达四十多斤,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部队的行动力。于是,最终选取的是锁甲。

    唐末五代时的锁甲是由一个个铁环,环环相扣制作而成,实际上就是一层环形的铁丝网格。李继岌的选择就更为简单,用钢料加热拉丝,其后直接进行编织,最后在锻锤下再进行锻造成型,形成钢丝网片,再用内衬的丝麻布进行连接。

    只要求能防住稍远距离的弓箭就行。

    至于劲弩——实际上就连鳞甲一样也禁受不住钢弩的近距离直射。

    如此制作锁甲,所耗工时随之大为减少,使得一名熟练的工匠,能够在两天内就完成一件锁甲的纺织。实际上这种锁甲,就是普通的妇人也能够完成整个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