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四件大事

真狼魂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biqugela.net,最快更新三国毁灭者最新章节!

    张杨最终还是选择了低头。

    五千亲兵全都屯驻在城外大营,自己却深陷洛阳之中,河内大本营又被连根拔起,朝内也没有一个援兵,就算他想要拼死一搏,也根本没有胜算。

    一步错,步步错!

    他用两件事情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第一,直接放弃自己的五千精锐士卒,全部移交给车骑将军府;

    第二,上表辞退骠骑将军的印绶,并请求朝廷赏赐钱财、园舍,准备致仕(退休)。

    张杨的这番操作,也为他换来了一线生机,至少陈飞在看到他服软之后,确实没有理由再赶尽杀绝。

    于是陈飞向朝廷上奏,声称张杨年富力强,提前致仕那是朝廷的损失,希望他能够留任朝廷,并且推荐他担任少府。

    少府,也就是专门为皇帝管理钱财和生活的九卿,原本既有财权,也有庞大的属官,就连尚书台都是少府名义上的分支机构,但……现在没有皇帝啊!

    所以张杨愉快地接受了这个职务。

    -

    七月十五,甲寅日,宜安葬。

    大汉第二十四任皇帝、东汉第十二任皇帝、刘协正式入葬洛阳城东的皇陵之中。

    这座皇陵从动工到建造完成,总共只用了二十四天,虽然动用了上万人力,但对比列祖列宗的陵寝,依然显得格外简陋。

    好在无论东汉还是西汉的皇陵,都在几年之前被董卓挖了个干净,所以刘协这座皇陵,就理所当然成为了现存规格最高的一座……

    由于公卿损失殆尽,负责礼仪的司徒和大鸿胪无一幸免,所以入葬典礼不得不一律从简,参加的官员更是显得稀少,好在陈飞安排了大量的士兵,为先帝撑一撑场面。

    尚书令陈纪声泪俱下地宣读了朝廷的册书,先是盛赞了刘协英明睿智,实乃明君之相;而后痛斥了袁绍罪恶滔天,势必杀他满门,由于之前的檄文被孔融压过一头,这一篇文章陈纪也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反复修改之后才拿了出来,一读之下,听者无不捶胸顿足、哭天抢地。

    有几名侍奉刘协的亲身小吏,竟然直接当场哭晕过去,实在令人动容。

    大病初愈的郭嘉立刻将这些忠臣的名字记录下来,准备在丧礼之后就推荐他们为先帝守墓,永远陪伴先帝左右。

    看着刘协的棺椁消失在墓坑,陈飞也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反正……无论你如何挣扎,之后几十年的生活也不会快乐。】

    他想要这么安慰自己,却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克制地泪流满面。

    【好在……也就这一次而已。】

    -

    刘协安葬之后的第二天,大汉朝廷举行了第一次小朝会。

    这是一次没有皇帝、没有三公、只有一名九卿(少府张杨)的朝会,参会人数只有可怜的二十几人。

    作为官职最高的车骑将军,陈飞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好在有贾诩、郭嘉、徐庶三名智囊谋划,陈纪也主动提供帮助,很快就梳理出当前的四大任务。

    “第一,乃是拥立新帝,此事之前已有定论,由宣威将军贾诩为主使,卫将军董承、尚书令陈纪为副使,先行考核各地诸侯王,从中择优即位。”

    在讨论了一阵子之后,陈飞头脑清晰地逐一安排:

    “第二,袁绍谋逆,罪不容诛,陈令君已经广发檄文,号召州郡讨贼,此事便不能耽搁。袁绍本有声望,势力强大,或许战事会陷入持久,故而,紧邻冀州的几个郡国便需要谨慎挑选官员。河内郡刚刚新附,暂时以董昭代行郡守之职,再以徐晃升任破虏校尉,掌管河内军事。”

    他兑现了之前对徐晃的承诺,徐晃脑袋上的数字终于彻底爆了表。

    “东郡同样新附,又是最前沿的阵地,势必面临最大的压力,征调横野校尉王冲、都尉高顺、典韦分兵镇守,允许就地征兵,务必不要让袁绍将兵锋推进到黄河以南的地区。”

    王冲(六千)和高顺(两千)原本都驻扎在济阴郡,典韦(四千)则是驻扎在老家陈留,这三支部队相加超过一万两千人,再加上东郡原有的兵马,总人数超过两万,全都排列在黄河沿岸,就是向袁绍发出了开战的信号!

    而徐晃以本部两千五百人,加上陈飞交给他的张杨五千精锐,以及河内剩余人马,也能凑出一支接近万人的大军,与东郡的友军遥相呼应,共同对冀州形成威慑。

    陈飞又将刚刚从扬州返回的神机校尉原忠调至济阴,从而构成了第二梯队,分别是河南(杨志、陈到)、陈留(杨平)、济阴(袁涣、原忠)、东平(陈群)、山阳(郑凡)、鲁国+泰山(张辽)、总兵力也超过了三万。

    至于第三梯队,则包括了颍川(褚亮、耿强)、陈国(皇甫郦)、梁国(张超)、汝南(梁峰)、汝阴(朱皓)、沛国(舒邵)等郡国,后备兵力相对薄弱,但粮草的储备却相对充足,只要朱儁在扬州暂停战火,黄河沿岸的前线就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

    这就涉及到第三个问题。

    陈飞稍稍停顿了一下:

    “第三,如今已是七月中旬,临近秋收,各地急需青壮年劳力收割粮食,故而暂时不宜大规模募兵,反而需要我军按照往年惯例,以将领、官员率领士兵,帮助百姓抢收秋粮,待到八月下旬粮谷入仓之后,再行谋划。而河北之事则以防守为主,暂不强行进攻。”

    这大半年里,他的地盘扩张得有些太快:先是支援河南的饥荒,之后又接收了整个兖州,而曹操在退出兖州之前,几乎将各地的粮仓席卷一空,导致他不得不从豫州调运了大批粮食,最后更是向扬州发动了多达五万人的大规模战争,粮草的消耗十分惊人。如果此时再向冀州全面开战,进入冬季之后,大部队很有可能会陷入缺粮的困境!

    他说得挺严肃,但贾诩反而笑了起来:

    “说实话,豫州各县的屯田成果,实在有些超乎想象,如果不是有这些粮食支撑,我只能建议你收缩兵力,放弃黄河以北的河内与东郡。”

    陈飞颇为自得地一笑。

    就算他什么都不懂,总还知道粮食对于一个政权的重要作用,所以每当占领新的郡县之后,他都会第一时间掌握人口与耕地,并且大力安置流民,大范围推行屯田,确保粮食供应。

    所幸,颍川、汝南、陈国都是人口超过百万的传统农业大郡,再加上陈飞端掉了好几个地头蛇家族,收缴了数量可观的钱粮和牲畜,才能够勉强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四面扩张。

    既然说到种地,陈飞随口问了一句:

    “说起来,河南各县今年的屯田做得如何?”

    河南尹杨原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后的屯田都尉任峻,后者拱手答到:

    “禀君侯,去年洛阳周边各县均延误了耕种,全靠颍川输送粮食才渡过了寒冬,以至于夏收之时,只有东南中牟、新郑、密、京、梁等县略有所获,官府所收田赋不过十万余石。

    自君侯恢复河南以后,任某奉命督导农事,各县百姓纷纷恢复耕种,又安置流民五千余户,屯于洛阳四周,粗略算来,河南一地,至少有良田两百二十万亩,按照寻常年份的收成计算,秋收之后,官府可以收缴粮谷一百万石,足以供养朝廷目前的军队。”

    他将陈飞入主河南前后的数据罗列出来,顿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差接近十倍,足以反映车骑将军的仁政爱民!

    陈飞对他的汇报内容十分满意:

    “很好,若各郡皆有如此成果,我又何愁天下百姓不得丰衣足食呢?伯达,你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让河南农业基本恢复,理当奖赏。”

    他稍一思索,就扔出了一个新鲜官职:

    “我擢升你为屯田校尉,专管司隶各郡屯田、水利、道路诸事,官秩比二千石。”

    说是司隶各郡,其实也就是河南、河内两个郡,但职位却也是实实在在地获得了提升,任峻也从一个两百石的区区中牟县曹掾,在短短九个月时间里,成为了两千石的中高级官员,这样的提拔速度,恐怕也只有陈飞自己可以相比!

    任峻果然感激涕零,脑门上的友好度直接冲到了最高,二话不说就跪倒下来:

    “任峻拜谢君侯!恨不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

    陈飞接受了他的大礼,甚至还说道:

    “若非本侯权限不足,必然为你表奏封侯。”

    包括任峻在内,众多官员、将领都是一脸惊愕,也只有贾诩、郭嘉、徐庶等智商在线的人物能够理解。

    陈纪的智商同样不低,他立刻领会了陈飞的意思:

    “昔日汉高祖平定天下、论功行赏之时,以萧何为第一功臣,就是因为无论何时,粮草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东西。若是后方不稳、粮草不济,前方士卒自然崩溃,天下百姓自然生乱。京畿祸乱数年,百姓流离失所,如今能够快速稳定下来,固然是借助车骑将军之威,但杨府君、任校尉等官员同样出了大力,陈车骑如此嘉奖,是要昭示中原州郡,如今虽然重视军功,但只要努力做事,无论是屯田、劝学、治民,都可以获得晋升与封赏。”

    众人纷纷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陈飞对他的解读点了个赞:

    “陈令君果然老成谋国。”

    陈纪连忙谦让:

    “车骑将军谬赞了,也只有君侯如此知人善任的明君,任校尉这样的官员与将领,才得以脱颖而出、人尽其用。”

    陈飞微微笑着继续说道:

    “第四,天子崩殂,公卿百官先是被李傕、郭汜等乱贼肆意杀戮,而后又为袁绍所害,致使今日之朝堂,有名存实亡之危。我虽然有意重建朝堂秩序,但苦于贤良不足,且公卿将军皆朝堂重臣,非德才兼备之人不可胜任,考虑到如今天下未定,诸事皆以从简从速为佳,否则拖延下去,只会耽误大事,故而……”

    他稍稍放慢了语速:

    “我有意改革官制。”